“短发还羞觑”的出处是哪里
## 短发还羞觑:古代人秃头的优雅自嘲指南
说到“短发还羞觑”,这可是一个古人自嘲头发稀少的优雅表达。在古人眼中,"发"不仅是头上装饰,更是面子问题。
话说,古人为什么对头发那么上心?这和现代人的"秃头焦虑症"有啥区别?其实大同小异,只是古人更懂得诗情画意地表达罢了。
陈亮这句"短发还羞觑",看似是在说头发少得不好意思看镜子,实则暗含了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就好比现在的"中年危机",古人也逃不过中年发慌的魔咒。
这让我想到杜甫的"白头搔更短",李白的"对影成三人",这些诗人都不约而同地用头发来表达内心情感。看来从古至今,秃头问题都是困扰文人雅士的心头大事。
所以啊,不管是古人的"短发羞觑",还是现代人的"植发焦虑",本质上都是人类面对衰老和变化时的自然反应。只不过古人更懂得用诗意的语言来化解这种尴尬罢了。
“短发还羞觑”出自宋代陈亮的《垂丝钓(九月七日自寿)》。
“短发还羞觑”全诗
《垂丝钓(九月七日自寿)》
宋代 陈亮
菊花细雨。
萧萧红蓼汀渚。
景物渐幽,风致如许。
秋未暮。
又值吾初度。
看天宇。
正澄清欲往,登高未也,红尘当面飞舞。
几人吊古。
乌帽牢收取。
短发还羞觑。
遐寿身、近五云深处。
作者简介(陈亮)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