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籍宝典 > “大儿贩材木”的出处是哪里

“大儿贩材木”的出处是哪里

大家好,今天咱们聊的话题是“大儿贩材木”,这是唐代诗人元稹在《估客乐》中的一句诗,听起来有点像古代版的“大儿子去卖木材了”。这句诗表面上是在描述一个家庭中大儿子经商的情景,但背后可是暗含了更多的故事哦!

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元稹这位诗人。他跟白居易是好朋友,两个人在诗坛可是大名鼎鼎的“元白CP”。《估客乐》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古代商人的生活,可以说是一首“商人之歌”。其中,“大儿贩材木”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商人家庭的忙碌景象,大儿子卖木材,小儿子卖盐,各自在商海中拼搏。

那么,为啥古人会把“贩材木”写进诗里呢?其实,这反映了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木材可是古人建房子、做家具的重要材料,市场需求大,利润也不错。商人通过贩运木材,不仅积累了财富,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你可能会问,古代商人地位是不是很低?其实不然。在《估客乐》中,商人通过经商积累财富,甚至能够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诗中提到商人能够“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这说明商人不仅在国内经商,还涉及到国际贸易,影响力可想而知。

所以,“大儿贩材木”不仅仅是描述一个场景,更是古代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古人通过经商积累了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学创作。

概括来讲,,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商人的生活,也让我们明白,商业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古代商品经济和商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儿贩材木”的出处是哪里

“大儿贩材木”出自唐代元稹的《估客乐》。

“大儿贩材木”全诗

《估客乐》

唐代 元稹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则行。

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

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

火伴相勒缚,卖假莫卖诚。

交关但交假,本生得失轻。

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亦解市头语,便无邻里情。

鍮石打臂钏,糯米吹项璎。

归来村中卖,敲作金石声。

村中田舍娘,贵贱不敢争。

所费百钱本,已得十倍赢。

颜色转光净,饮食亦甘馨。

子本频蕃息,货贩日兼并。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

客心本明黠,闻语心已惊。

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

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

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

市卒酒肉臭,县胥家舍成。

岂唯绝言语,奔走极使令。

大儿贩材木,巧识梁栋形。

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

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

钩距不敢下,下则牙齿横。

生为估客乐,判尔乐一生。

尔又生两子,钱刀何岁平。

作者简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